同學們☢️:近期詐騙警情高發,給群眾造成巨大財產損失的情況突出💇🏼♀️,希望大家能夠認真了解防詐騙知識,有效防範電信網絡詐騙🐴🤛,避免財產損失🩷。部分案例雖然來源于網絡𓀇👻,但同學們被詐騙的情形都與以下案例十分相似,有些手法可以說完全一樣🙆🏻♂️。請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謹記給錢不要,要錢不給。
案例一 冒充銀行客服詐騙(微粒貸未注銷)
某院2021級學生劉某,于2025年1月5日11時許🧑🍳,接到自稱中國人民銀行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稱劉某有開通微粒貸未注銷,支付寶花唄綁定的信息是學生,現國家不允許學生使用花唄,劉某懷疑🎞,對方讓劉某的支付寶在5分鐘內不能登錄,還讓其收到了銀聯的短信。劉某信以為真便點擊對方所提供鏈接到“中國人民”的網頁上聯系客服👩🏻💻,客服讓其轉賬證明清白,不能轉給朋友否則就是涉及洗錢📄,劉某向對方提供賬戶轉賬一筆10000元⟹🙅🏽,後發覺被騙遂報警,被騙金額共計10000元🚶♀️。
案例二 機票退改簽詐騙
事主H女士五一期間在某旅遊網站購買了飛往國內某城市的機票🧘🏽。5月6日中午🫎,接到了一個外地的手機致電,對方自稱是航空公司客服👱,說H女士所購買的機票航班延誤,可以幫她退票,但是會扣除手續費𓀇,最好的辦法是改簽🤙🏿,不僅不用扣錢還能獲得理賠補償。H女士為了不影響出行決定改簽機票👹,于是按照對方指引操作。H女士下載了一款遠程聊天APP,開啟了手機屏幕共享👨🏼🦰。隨後👨👩👦👦,H女士按照指示點擊了客服發過來的鏈接,看到網站上的“某某航空”標題以為是官方渠道,隨即放松警惕,按照對方的要求在該網站上輸入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個人信息🤾🏽♀️。提交後🧝🏼,H女士手機收到了6位數的驗證碼,對方告訴H女士這個是退款驗證碼🚵🏼🦸🏽♂️,作用是確認這張銀行卡是她本人所屬。輕信對方的H女士將“安全碼”複制粘貼到了轉賬金額上🏋️♀️。就這樣的一系列操作🈂️,黃女士的銀行卡號、卡款餘額🗡、驗證碼等信息,完全暴露在了騙子的眼皮底下🧚!不僅改簽理賠沒有成功,反而得不償失。直到H女士手機上收到了“成功轉款”的短信和卡裡剩下一千餘元的餘額才察覺到不對勁🧑🏽,這時,H女士突然想到反詐宣傳,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于是立即撥打了報警電話求助。
案例三 冒充好友詐騙
趙某某收到高中好友劉某發來的二維碼投票圖片👇🏿,請趙某某幫忙給劉某家親戚投票,二維碼掃描後頁面出現登錄頁面👨🏽,趙某某輸入了QQ號及密碼,登錄失敗。劉某表示登錄不上就算了👠,順便寒暄了幾句後,稱有點事找其幫忙🦌,稱:我想把錢轉到你卡上,你在幫我轉給我朋友👲🏻💾,他現在有事急用到錢,我不想用我名給他,說是讓朋友幫忙的。並給趙某某發了“轉賬截圖”🥬,說可能會延時,讓趙某某先幫忙轉賬。趙某某發視頻與劉某聯系,對方稱正在開會,不方便接聽,掛斷。趙某某發現不對,電話聯系劉某,劉某稱微信被盜。趙某某趕緊將QQ號密碼進行修改,避免了進一步的損失🍽。
2022年10月26日🎴,朱某收到高中同學“小徐”的QQ消息🫳🏼。對方稱“表妹出了車禍,急需要4800元做手術”,但因為自己微信沒有綁定銀行卡,需要朱某幫忙微信轉賬給“表妹”。騙子“小徐”首先向朱某要了銀行卡賬號,表示先給他銀行賬戶“轉了4800元”,並發了轉賬截圖,卻說銀行需要24小時才會到賬,讓朱某先通過微信轉錢給自己的表妹👳🏻♂️。朱某想著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看到“小徐”發的轉賬記錄截屏也就信以為“小徐”已將錢轉到他銀行卡賬戶,便毫不猶豫加了“表妹”的微信🙏,並從微信轉了4800元給“表妹”。然而事後得知高中同學小徐的QQ號被盜了,此時朱某的微信也被“表妹”拉黑了,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案例四 購買演唱會門票被騙
2024年5月7日💇🏻♠︎,黃某某在小紅書上看到薛之謙演唱會門票出售信息🙇🏽♀️,于是在小紅書上與對方聯系並支付了1580元購票款,但對方稱轉賬備注有誤,無法審核該款項信息,要求黃某某重新支付並添加公司財務的QQ辦理第一筆款項的退款事宜。添加QQ後,該財務稱黃某某需轉賬4999元證實銀行有流水才能退款,隨後又以款項沒有到賬、需更換銀行卡重新轉賬等等為由,多次要求轉賬💆♂️,稱之前所有款項審核後會原路退回。該生前後被騙人民幣1.8萬元。
2025年1月5日👩🏼🎨,某院2024級本科生林某在小紅書上看到有人發帖“求購TF2025年的演唱會門票”,其中有一個用戶在該帖子評論區稱有該門票可以轉手。隨後林某在小紅書上私聊谘詢該用戶🆒,雙方約定2000元交易🫲🏿。對方先讓其到閑魚下單一個價值2000元的商品🍨,後因交易失敗,對方又讓其下單1930元面值的京東e卡🌰,林某下單後將卡賬號和密碼截圖發給該用戶後,被對方拉黑,被騙金額1930元🧙🏿。
2025年1月5日,某院2022級本科生張某之前在微博發布“找人代搶TF2025年演唱會門票”,後來有一微博用戶私聊並向其推薦代搶人員微信,張某添加微信後雙方約定支付1680門票及756辛苦費𓀍。1月5日晚上張某詢問對方是否有搶到票,發現聯系不上對方,才意識到被騙,被騙金額2436元🩰。
案例五 網絡購物被騙(小紅書)
2024年5月5日,劉某某在小紅書上看到一條信息稱有一家玩偶店倒閉要清倉處理🧑🏻🤝🧑🏻,網友可以添加QQ號領取折扣券🧝♀️、以及部分免費券👘,于是劉某某就添加該信息提供的QQ。對方通過QQ發了一個支付寶二維碼給劉某某🈁,但掃碼後顯示支付寶免密支付了2筆507.59元的款項,劉某某立即找對方交涉。該QQ稱是劉某某操作失誤導致👨🦽➡️,于是推薦他添加另一個可以幫劉某某辦理退款的QQ號🧑🏿🎨,在和這個QQ溝通過程🟫,對方發了4個“掃碼退款”的二維碼,結果劉某某掃碼後成了通過工商銀行手機銀行APP支付4筆款項🧑🎓,共計10000元📵。此時🟧,劉某某才發現被騙,前後損失11015.18元🏬。
2024年4月26日,小王在小紅書看到一條免費領取玩寵的信息,于是聯系對方谘詢如何免費領取。對方將小王拉進一個小紅書群🧀,並在群聊中引導加入一個qq群🧺。之後,群裡一個主動和小王進行qq私聊,並提供了數張淘寶玩偶購買下單的鏈接圖片及支付二維碼,讓小王使用自己的支付寶打開免密支付功能進行掃碼支付,稱掃描後能夠免費領取相應的優惠券,小王先後被誤導掃碼支付了兩筆共計510.74元。小王發現後要求對方退款,被對方引導加了一個“客服”,在向“客服”要求退款時,對方以賬號退款有風險容易被後臺監控等等為由,要求小王配合下載一個名為RayLink的遠程控制軟件,讓小王用他提供的手機號捆綁個人身份證注冊了新的支付寶賬號並綁定銀行卡,隨後提供了15個財付通支付二維碼讓小王掃碼完成幾筆交易,承諾事後全部退款👱🏻♀️。小王對其中的8個二維碼進行掃描支付,先後支付了17000多元🫸🏿。小王發現被騙後趕緊報警求助,共計被詐騙人民幣18021.48元☘️。
案例六 兼職詐騙
黃某某 “天天兼職”APP 找到一個手機兼職打字聊天工作🎫,後加入一個QQ群被告知要先在京東上購買沃爾瑪 200 的電子券,對方表示黃某某是外籍人員,導致購買的券無法正常返還,需要刷流水。黃某某被拉進一個“訂單處理中心38”的QQ群,被群主要求下載“vymeet”APP 和“狼人殺”APP🛢,在app中充值遊戲金幣刷流水👩🏻🌾。黃某某按照要求先後往“狼人殺”APP 充值了 4000 元人民幣,對方謊稱的返還金額未到賬💆,發信息也不回🥐👰🏿,才發現被騙。
一在校大學生兼職刷單被騙近10萬元。警方初步調查🥧,被害人黃某系上海某高校大一學生,其于2018年12月在郵箱內發現一份兼職刷單郵件🏃🏻♀️➡️。“利用碎片時間,手機半個小時輕松搞定,每月賺兩三千元不成問題💁♀️,這些宣傳語吸引了我。”黃某事後回憶說。黃某根據郵件提示加了對方QQ好友,對方自稱是“網絡兼職招聘中心”➕,黃某之後選擇了“刷單10萬元返現8000元”這一檔的兼職刷單,但需先墊付本金。黃某將自己的某網絡購物平臺賬戶給了對方,對方下單後黃某再進行支付。“第一筆我刷了5萬元💧,對方返現了4000元到我支付寶賬號。”黃某表示🛐📷,收到4000元兼職費用後,自己對此深信不疑。之後黃某又根據對方要求,連續刷單🩱,墊付了8.7萬元本金,室友發現後提醒她小心電信詐騙。黃某隨即警覺要求對方返還自己已支付的8.7萬元🧜🏿♀️,但對方以尚未完成10萬元的刷單任務為由不予返還👩🔬,之後還將她拉黑。黃某無奈只能報警。
案例七 冒充快遞客服詐騙
李某某在家接到+24110994728 打來的冒充韻達快遞客服的電話🙍🏼♀️,以給李某某丟失的貨物進行理賠為由,讓其添加QQ客服,引導李某某開啟QQ語音及屏幕共享功能,在其手機銀行上操作📻,導致李某某銀行卡被轉賬240114元𓀇。
2023年1月3日,高某接到一個自稱是快遞公司客服的電話,客服稱,高某在購物平臺上買的口罩在運輸過程中丟失🧼,快遞公司要給高某賠償200元👩🏻🦳,需要高某下載一個叫做“ZOOM”的會議軟件😌,將在軟件中指導高某進行賠付🤵🏽。高某下載好軟件後按照客服的指導進入了一個線上“會議室”,在線上“會議室”中👩🏽🏫,另一個客服指導高某打開了軟件中的共享屏幕。客服指導高某打開了支付寶,稱高某的支付寶信用分不夠👩🏼✈️,需要高某將自己銀行卡裡的錢轉到物流公司的賬戶中來提升高某的信用分,之後才可以將這200元的賠償金退還給高某👨🏼⚕️。在高某轉賬12699元後,客服稱高某的轉賬流水還未達標👨🏻💼,需要從“借唄”借錢後繼續轉賬⛓。此時,高某意識到自己被騙,共計損失12699元🧗🏼。
案例八 冒充支付寶客服詐騙
劉某某在家接到08745057791打來的電話, 對方自稱系支付寶客服,以幫劉某某調整支付寶信用額度為由,讓劉某某下載飛訊會議 APP 後通過語音通話的方式引導劉某某點開鏈接(2302056.com)進行操作,導致劉某某名下銀行轉出9萬多元。
案例九 遊戲賬號交易詐騙
小孟在家中正玩著某款網絡手遊時,有一遊戲玩家主動加他好友,並發消息說:“看你遊戲戰績和裝備都不錯,賬號賣不賣?”小孟只是之前聽說過,也經常在遊戲大廳看見有玩家刷高價收購賬號的信息。小孟回複:“你能多少錢收啊👨🎓👩🦽➡️?”該玩家回複🧜🏽♀️:“10000元,現在都這個價。”小孟一聽10000元🧑🏻🌾?心想🫲🏻:值得一賣啊。于是小孟動了賣賬號的心思,和對方玩家加了QQ聯系🥚。該玩家讓小孟下載安裝一個叫“交易貓”的遊戲交易平臺,並稱自己一直在這個平臺上交易。小孟也認為在交易平臺操作,對雙方買賣都是一種保障,應該安全🦏。于是就通過網絡搜素下載了“交易貓”遊戲交易平臺並注冊了一個賬戶😜🫛,按照該玩家要求把遊戲賬號掛在了“交易貓”上面出售💇🏼♂️🫁,之後對方說兩人都需要在該平臺上轉入保證金才能交易💂🏿♂️🚴🏻♂️,小孟就按照對方要求將10000元轉入所謂的保證金賬戶,此時對方又以保證金數額不對為由讓小孟繼續轉保證金,不然之前的保證金被凍結無法提現,此時小孟才意識到被騙。
2023年2月,姚某某報警稱👳🏼♂️:自己把遊戲賬號掛在網上出售🏋🏻🚵🏻,反被騙了2000元。民警接到報警後向姚某某詢問了事件經過🤺🎟,姚某某稱自己把遊戲賬號掛在某遊戲交易APP上進行出售,不久就有感興趣的網友通過QQ找到自己並加了好友,對方稱想以8000元的價格購買該遊戲賬號,但是要求姚某某先交2000元以提高在某遊戲交易APP上的信用積分才能轉賬。于是姚某某毫不猶豫就通過QQ分兩筆掃碼支付了2000元給對方,對方又以信用積分不足為由讓其再付6000元才行,姚某某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立即撥打110報警處理。
案例十 按摩色誘詐騙
近日👿,市民董先生瀏覽某網站時被一彈窗廣告吸引🧑🏼,點擊後按照指引下載安裝了某APP。登錄賬號後⛹🏿♂️,平臺“客服”聲稱可以為他提供色情服務,但前提是需要充值會員並做任務🕵🏼🎪。怦然心動的董先生于是按照對方指導操作🧏🏽♀️,點擊騙子提供的鏈接下載APP,登錄後對“甜、言、蜜📃、語”進行投注。後騙子先後以“連環單”“提現費”為由,讓董先生連續轉賬6次👩🎓,董先生遂發現被騙,此時已共計損失16.7萬餘元。
案例十一 團購約炮詐騙
2023年4月10日,鄧某來到派出所報警稱👍🏿,其通過手機短信下載“約炮”APP📳,剛注冊好個人信息就有客服找鄧某,說需要完成商家四次數據點擊才能激活“約炮”卡🧛♂️,接著就開始介紹做任務還可以進行返利🦠,做任務的方式是在APP內進行類似博彩的投注。鄧某一共操作了三次都成功,到了第四次操作,客服一直說鄧某操作失誤🗞,隨後叫鄧某轉賬做補救任務。最後鄧某一共轉賬9筆🧔🏿♂️,被詐騙了35116.48元。
案例十二 裸聊敲詐陷阱
2021年2月1日晚8時許,市民楊先生獨自一人在家用手機上網,突然QQ上傳來了系統信息🚶🏻➡️👩👩👦,一名叫作“青衫煙雨”的女性網友申請添加好友🦵🏻。令人充滿遐想的昵稱讓楊先生有些心動,立即通過了申請🫒。沒聊幾句,對方竟然主動提出要“坦誠相見”,邪念上頭的楊先生當即同意,在對方的指引下安裝了一款名為“番茄社區”的直播軟件。奇怪的是,點了半天這個軟件始終打不開。網絡那頭的“青衫煙雨”似乎早有心理准備,轉而提出在QQ裡直接視頻裸聊,楊先生心中急躁,並未多疑,不想卻鑄成大錯。事後不久,對方突然發來楊先生的裸聊視頻和手機通訊錄截屏索要錢財,並且聲稱,如果不從便將要不雅視頻群發。迫于“社會性死亡”的威脅,楊先生只得屈服,陸續向對方指定賬戶轉賬33萬餘元。對方拿到錢後很快將其拉黑,在網絡中銷聲匿跡🚁。糾結許久,楊先生于2月2日到派出所報案。
案例十三 公檢法詐騙
王先生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公安局民警❤️,告知王先生其護照被他人盜用于詐騙洗錢犯罪🚮,讓其配合調查👩🏼🦳。在對方的引導下⏏️🧔🏿,王先生先是下載了一款叫“矚目”的APP,又與對方開啟屏幕共享,進行聊天。對方稱要進一步核查王先生名下銀行卡是否涉嫌犯罪🌖,要求王先生將全部資金轉入指定的銀行賬戶中,並承諾驗證完沒問題會把錢原路歸還🤾🏽♀️。于是王先生按照對方要求🦐,將自己銀行卡內的錢轉到所謂的“安全賬戶”上,共計被騙8萬餘元。
劉女士在家中接到電話,對方自稱是公安局民警,稱有人使用其身份證辦理的護照涉嫌非法出境,要求劉女士配合調查🫴🏼。在對方誘導下,劉女士下載了一款叫做“zoom”的手機軟件🩵,與對方進行語音🧏🏼♂️🏋🏼♂️、視頻通話🦿,視頻裡的人身著“警服”,使得劉女士深信不疑,遂按照對方的要求將其銀行卡內資金轉到對方所謂的用于核查的銀行賬戶,共計轉賬5萬餘元後,劉女士意識到自己被騙🧜🏻,馬上報警處理🦵🏻。
案例十四 拚多多“代砍”詐騙
2024年9月29日🚴🏼♀️,小L同學給其發了一個拚多多助力領紅包的鏈接,然後其幫同學助力並領取了找人助力返現40元人民幣紅包的任務。後小L去小紅書搜索拚多多助力群並在相關帖子下留言。馬上小紅書上有人聯系到其說他剛剛交了錢找人助力提現成功了700元人民幣⛔,問其需要不要花錢找人助力。小L同意後,小紅書上的那個人便給其發了一個QQ添加好友的二維碼👩🏻🍳,後續其掃描二維碼添加了對方的QQ賬號🧎♀️➡️。然後對方看其助力的是40元的拚多多提現任務便說 40元金額太小了可以幫其換成700元人民幣的提現任務,然後對方說要轉換成700元人民幣的拚多多提現任務需要在下單一張價值109元人民幣的禮品卡,並提供給其購買禮品卡的鏈接🎩,並向小L索要拚多多鏈接,對方稱後續會將下單金額全部退還,等拚多多助力提現成功後,他需要抽取 42.22 元人民幣的相關手續費用。小L下完單後☝🏼,對方稱這個訂單需要中途核對,讓其不要打開拚多多🎪👩🏿🏭,並且中途核對需要核對費用,又讓其下了一單價值 109 元人民幣的禮品卡用于核對。小L再次下完訂單後🤹🏿,對方又稱此次更換金額的風險較大,需要二次核對,並讓其再下一單價值109元人民幣的禮品卡,並稱這是最後一次核對,有時間限制⛩。後續每次都以其超時為由🕓,讓其陸陸續續依次下了30單🧑🏽💼,每單禮品卡價值不一,總的共計下了30次訂單💅🏼,共計轉賬人民幣3865.92元🦸🏽♀️。後對方要求其刪除QQ聊天記錄及購買記錄,稱刪除了後才可退款,其察覺不對便先截了圖再刪除記錄,並將空白的聊天框截圖給對方,此時對方稱需要小L在數字人民幣裡存10單的錢,並將其轉賬給對方才可退款。小L不同意並向對方告知要報警,對方說想退錢需要添加他老板的 QQ協商,其便添加了對方老板的 QQ,對方老板稱轉賬金額都在軟件裡🏩,需要核對後才可退款⚅。在對方一直不回複小L消息後,小L發現被騙,隨後報警。